为什么叫停ICO?ICO是非法集资吗?
2020/7/21 13:07:05
大家都知道监管层已经叫停ICO了,但是各位有没有去思考一下这背后的原因呢?或者说这样做能够有什么好处呢!如果你也想要来了解这块的知识点,不妨花几分钟时间来看看下文吧!
监管层叫停ICO可能基于两方面的原因:防范金融诈骗以及防止货币的非国家化,而后一方面少为大众所认知。
防范金融诈骗
近年来,借一度放松金融管制的机会,金融欺诈活动频现,引发多起社会群体性事件,给社会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,如云南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集资案。
ICO是一种通过发行虚拟代币的方式进行融资的行为,具有极大的市场诱惑力,近年来,借数字货币和区块链发展的东风迅速发展。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,累计融资规模26.16亿元,累计参与人次达10.5万。
随着ICO的不断升温,其累积的风险也越来越大。据分析,在最近的ICO热当中,90%以上的项目是纯粹骗钱,剩余的项目当中又有90%是必然会失败的。8月21日,中国央行总部收到了相关紧急报告,该报告指出,用实质重于形式的穿透式监管来看,ICO属于变相非法集资。
就目前ICO的发展势头而言,再不及时加以管控,危害可能比之前的非法集资行为还要大得多。之前的金融集资案,如泛亚,毕竟还以某个实体作为投资对象,有色金属在理论及实践上都是具有真实价值的,而虚拟代币则完全不存在内在价值。
更重要的是,之前的非法集资活动,整个资金链都在国内,相对便于监管。ICO则不然,资金通过网络密算方式在国际间转移,在理论上是无法监控的,如不及时加以管控,局面很快就会变得不可收拾。
ICO是非法集资吗?
ICO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数字货币社区中的IPO(首次公开募股),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发售、流通,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。
一段时间以来,借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的热潮,ICO顺势兴起并火爆异常。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《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》,今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,累计融资规模26.16亿元,累计参与者达10.5万人次。
然而,火热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隐患。市场普遍认为,多数ICO项目存在着信披不规范、资金去向不明甚至骗钱等乱象,亟待监管出手规范。
早在8月30日,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就警告称,国内外部分机构采用各类误导性宣传手段,以ICO名义从事融资活动,相关金融活动未取得任何许可,其中涉嫌诈骗、非法证券、非法集资等行为。
除对ICO活动定性外,公告还对参与ICO的相关平台予以规范。按照要求,任何所谓代币融资交易平台有三“不得”: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、“虚拟货币”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;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“虚拟货币”;
不得为代币或“虚拟货币”提供定价、信息中介等服务。各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有两“不得”:不得直接或间接为代币发行融资和“虚拟货币”提供账户开立、登记、交易、清算、结算等产品或服务;
不得承保与代币和“虚拟货币”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代币和“虚拟货币”纳入保险责任范围。
空中金融首席执行官赖效纲认为,一段时间以来炒得火热的ICO被直接判定为非法集资,昭示着一些人想要打着新概念、新技术的幌子获取暴利的企图宣告失败,同时也展现出监管层对于金融创新保持监管张力的坚定决心。
现在各位应该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了叫停ICO的原因了吧!同时也可以去了解了ICO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一种非法集资的方式,而且监管部门也十分将其叫停也很果断。最后感谢大家对看股吧的关注!
推荐阅读:
区块链和虚拟币的关系是否与ICO有关?
转战虚拟货币,ico和私募的区别在于什么?
ICO遭禁后热度不减 原因是什么?